|
液壓閥塊有哪些部件組成?設計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?液壓閥塊,將多個選定的液壓控制閥件集成或組合安裝在同一金屬塊體上,組成具有預定控制功能的裝配體。
按照結構,可劃分為條形塊、小板塊、蓋板、夾板;按照用途,可劃分為閥安裝底板、泵閥塊、邏輯閥塊、疊加閥塊、專用閥塊、集流排管和連接塊等多種形式。
一、液壓閥塊的構成 液壓系統中,液壓閥塊由閥塊體、安裝在閥塊體上的液壓閥、管接頭、附件等元件組成。
1、閥塊體
閥塊體是其它液壓元件的承裝載體,又是油路連通的通道體,是集成式液壓系統的關鍵部件。一般采用長方體外型,材料一般用鋁或可鍛鑄鐵。
閥塊體上分布有與液壓閥有關的安裝孔、通油孔、連接螺釘孔、定位銷孔,以及公共油孔、連接孔等,為保證孔道正確連通而不發生干涉有時還要設置工藝孔。
2、液壓閥
液壓閥一般為標準件,包括各類板式閥、插裝閥、疊加閥等,由連接螺釘安裝在閥塊體上,實現液壓回路的控制功能。
3、接頭管件
用于外部管路與閥塊的連接。各種閥和閥塊體組成的液壓回路,要對液壓缸等執行機構進行控制,以及進油、回油、泄油等,必須與外部管路連接才能實現。
4、其它附件 包括管道連接法蘭、工藝孔堵塞、油路密封圈等附件。
二、液壓閥塊的設計要點
1.總體原則
液壓方塊的設計須嚴格遵循閥塊總體積盡量小、內部油道走向清晰簡潔、油道壓損小,總裝緊湊便于操作的總原則。
2. 材料選擇
不同的材料決定了不同的壓力等級,根據使用壓力進行合理選材:
l 工作壓力<6.3MPa時,可采用鑄鐵HT20一40。采用鑄鐵件可以進行大批量鑄造,減少工時,提高效率,特別適用于標準化閥塊。
l 6.3MPa≤工作壓力<21MPa時,可以用鋁合金鍛件、20號鍛鋼或者Q235;低碳鋼焊接性能好,特別適合與非標的硬管(使用中很多閥塊需要和硬管進行焊接)進行焊接。
l 工作壓力≥21MPa時,選用35號鍛鋼,鍛打后直接機加工或者機加工后調質處理HB200-240(一般高壓的閥塊,往往探傷、機加工與熱處理循環進行)。
3. 元件布置
l 閥塊頂面為主要的安裝面,底面為固定面,一般不裝閥,但底面可以加工油口(必要時可以加工工藝孔或接外部管道,但一般不建議采用)
l 需要經常調整的元件,如溢流閥、節流閥、調速閥等應盡量安裝在易于操作的側面或頂面),換向閥應盡量放于頂面,其他不需經常調整的單向閥等元件,可安裝在相對不易操作的面上。
l 各閥安裝后閥芯盡量保持水平。
三、液壓閥塊設計注意
l 油路總體走向的確定很關鍵,否則會導致后期很多不必要的改動,油路總體布局以整個泵站的緊湊便捷為原則。
l 閥塊與外部管道的接口元件(管接頭或法蘭)應事先選好,考慮其外型尺寸,這會影響閥塊總體尺寸的確定。
l 閥塊的最大邊長宜不大于600mm,所包含的二通插裝閥插件的數量不超過8。當插件多于8個時,應分解成數個閥塊體,各閥塊體之間用螺栓相互連接,結合面處的連接孔道用O型密封圈予以密封,組成整體的閥塊組。
l 閥塊所有的外接油口、檢測口均應有油口標記,油口標記應與液壓原理圖上的相應標記一致,且鋼印距孔口不小于6mm(以不影響O圈的密封性能為準)。
l 對于質量較大的閥塊必須有起吊螺釘口(最好置于頂面,也可置于側面,以閥塊裝配后吊裝過程中不翻轉為原則)用于安裝吊環螺釘(滿足標準GB825-88) 。
l 考慮閥塊的固定,閥塊底部要設置安裝螺栓孔(小閥塊可為通孔,大閥塊為盲孔;孔個數一般為4個,大閥塊為6個甚至更多,孔均布且要遵循相關設計標準),閥塊可能安裝在油箱頂、油泵出口、工作臺、液壓缸上,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,可直接安裝或者用型材焊接支架用于安裝。
l 主級孔道的外接油口一般采用法蘭連接,對于通徑為25mm以下的較小油口,也可以采用螺紋連接,先導孔道的外接油口宜采用螺紋連接。
l 工藝孔道應采用螺塞法蘭等可拆卸方式封堵,以便孔道的清理、清洗和檢查。在位置不允許時,對直徑不大于12mm的孔道,允許采用球漲式堵頭封堵。
l 閥塊熵安裝6、10、16、25通徑的常規工業電磁閥或疊加閥時,連接螺栓的矩形性能應不低于12.9級。
l 主級孔道和主要的先導孔道上應設置必要的檢測口,以便檢查液壓回路的工作參數、排出故障。檢測口一般應安裝具有快速連接功能的測壓接頭。
l 當管路尺寸和閥塊內部孔道尺寸相差較大時可考慮采用變徑接頭。 l 應在閥塊的醒目位置預留銘牌安裝位置。
上一篇液壓閥塊的加工,你熟悉了嗎?下一篇柴油發電機曲軸的結構 |